很多初学者在嵌入式开发中都是从裸机编程开始的。虽然裸机编程可以开发出好的产品,但对于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来说,仅仅依赖裸机编程是不够的。
从裸机编程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实时操作系统(RTOS)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。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难和痛苦,但一旦理解了一些基本概念并能够编写一些示例程序,你会发现其实RTOS并不难。
为什么需要使用RTOS?
那么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RTOS呢?就像当我们刚开始学习C编程时,老师告诉我们指针的重要性,这时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,指针到底有什么好处呢?
当时你可能会心里想:不用指针也能编写程序啊,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指针呢?
但回过头来看,如果没有指针,C语言的编程将变得非常困难。现在想想看,没有了指针,程序会变得极为不方便。
那么回到我们的主题,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RTOS呢?
一般的简单的嵌入式设备的编程思路是下面这样的:
main
{
{处理事务1};
{处理事务2};
{处理事务3};
.......
{处理事务N};
}
isr_server
{
{处理中断};
}
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思路,对于简单的系统当然是够用了,但这样的系统实时性很差。
比如“事务1”如果是一个用户输入的检测,当用户输入时,如果程序正在处理事务1下面的那些事务,那么这次用户输入将失效,用户的体验是“这个按键不灵敏,这个机器很慢”,
而我们如果把事务放到中断里去处理,虽然改善了实时性但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,有可能会引发中断丢失,这个后果有时候比“慢一点”更加严重和恶劣!
又比如事务2是一个只需要1s钟处理一次的任务,那么显然事务2会白白浪费CPU的时间。
改变思维
看到上面裸机开发的局限了吗?
这时,我们可能需要改进我们的编程思路,一般我们会尝试采用“时间片”的方式。这时候编程会变成下面的方式:
main
{
{事务1的时间片到了则处理事务1};
{事务2的时间片到了则处理事务2};
.......
{事务N的时间片到了则处理事务N};
}
time_isr_server
{
{判断每个事务的时间片是否到来,并进行标记};
}
isr_server
{
{处理中断};
}
我们可以看到,这种改进后的思路,使得事务的执行时间得到控制,事务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到来后,才会去执行,但我们发现,这种方式仍然不能彻底解决“实时性”的问题,因为某个事务的时间片到来后,也不能立即就执行,她必须等到当前事务的时间片用完,并且后面的事务时间片没到来,她才有机会获得“执行时间”。
这时候我们需要继续改进思路,为了使得某个事务的时间片到来后能立即执行,我们需要在时钟中断里判断完时间片后,改变程序的返回位置,让程序不返回到刚刚被打断的位置,而从最新获得了时间片的事务处开始执行,这样就彻底解决了事务的实时问题。
我们在这个思路上,进行改进,我们需要在每次进入时钟中断前,保存CPU的当前状态和当前事务用到的一些数据,然后我们进入时钟中断进行时间片处理,若发现有新的更紧急的事务的时间片到来了,则我们改变中断的返回的地址,并在CPU中恢复这个更紧急的事务的现场,然后返回中断开始执行这个更紧急的事务。
使用RTOS替代这种方式
上面那段话,对于初学者来说,可能有些不好理解。
事实上,这是因为要实现这个过程是有些复杂和麻烦的,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找一个操作系统(OS)帮我们做这些事了,如果你能自己用代码实现这个过程,事实上你就在自己写操作系统了。
其实从这里也可也看出,操作系统的原理其实并不那么神秘,只是一些细节你很难做好。u我们常见的RTOS基本都是这样的一个操作系统,它能帮你完成这些事情,而且是很优雅的帮你完成!
到这里,我们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我们需要RTOS了。事实上,RTOS的用处远不止帮你完成这个“事务时间片的处理”,它还能帮你处理各种超时,进行内存管理,完成任务间的通信等。
有了RTOS,程序的层次也更加清晰,给系统添加功能也更方便,这一切在大型项目中越发的明显!
关于RTOS操作系统的内容,我之前分享过很多,这里找几篇针对初学者的文章:
分享到这里,你知道为什么我们需要从 裸机 转 RTOS了吧。
以上就是良许教程网为各位朋友分享的Linu系统相关内容。想要了解更多Linux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公众号“良许Linux”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,更多干货等着你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