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. 前言
处理STM32微控制器开发时,配置IO端口模式是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步骤(例如,设置GPIO_InitStructure.GPIO_Mode = xxx)。问题是,你真的理解这些设置背后的含义吗?
有些开发者可能会疑惑:IO口能设置为上拉输出吗? 开漏输出有何用途?
实际上,这些疑问不是难题,只要你能深刻理解每种配置模式的深层含义,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。本文的内容虽然基础,但却非常实用,希望能够对你的开发工作有所助益。
请继续阅读下文,以获取本文更多精彩内容。
II. IO模式详细解读
在STM32微控制器上,IO端口有八种不同的配置模式:
-
GPIO_Mode_AIN — 模拟输入模式 -
GPIO_Mode_IN_FLOATING — 浮空输入模式 -
GPIO_Mode_IPD — 下拉输入模式 -
GPIO_Mode_IPU — 上拉输入模式 -
GPIO_Mode_Out_OD — 开漏输出模式 -
GPIO_Mode_Out_PP — 推挽输出模式 -
GPIO_Mode_AF_OD — 复用开漏输出模式 -
GPIO_Mode_AF_PP — 复用推挽输出模式
明晰这些模式及其用途,对于精准控制STM32的IO功能至关重要。
四种输入模式 + 四种输出模式
上面IO结构图来自STM32F1参考手册,从图中可以看得出来IO口大致的结构,也能反映出各种模式。
代码中常见的一些配置:
![=1)
Ⅲ、****本文要点
下面结合相关资料,讲述一下各种模式的内容:
1.GPIO_Mode_AIN 模拟输入
这个模式比较好理解,主要用于模拟输入时的配置(一般是针对ADC功能)。在特殊DAC输出的时候也用该模式,参看手册:
2.GPIO_Mode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
浮空顾名思义就是悬浮在空中,也叫悬空输入。配置成浮空输入模式,如果没有连接其他设备,检测其电平是不定的,有可能检测到高电平,也有可能坚持到低电平。
3GPIO_Mode_IPD、GPIO_Mode_IPU上下拉
GPIO_Mode_IPD下拉 和 GPIO_Mode_IPU上拉模式应该大家都明白它的意思,它们和浮空输入是成对应关系。
A.上拉或下拉电阻阻值?
有些时候,了解到阻值的大小有助于硬件的设计,以及软件的编程,阻值大小一般是40K左右,具体可以参看数据手册:
B.疑问
有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,为什么没有输出下拉?或输出上拉?
答案其实很简单,在该系统中,MCU起到主要作用,输出的电平是由MCU决定,要么是高电平,要么是低电平。
4.GPIO_Mode_Out_OD 开漏输出
开漏输出这个功能是比较重要的,也是相对比较难一点的(当然,明白了就觉得简单)。或许我们平时没怎么使用过该功能,并不知道它具体的用途,就没有多去了解它。
开漏输出大致意思:设置引脚输出为“1”时,该引脚处于开漏,也就是相当于浮空状态; 设置引脚输出为“0”时,该引脚将拉低电平。
前面我有一篇文章【*模拟I2C读写EEPROM*】里面I2C总线的SDA引脚就使用了开漏输出功能。也就是需要在释放SDA总线时,只需要将SDA设置输出为“1”就行了。
5.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
推挽输出:意思就是输出具有驱动能力(比如:引脚上接一个LED,可以直接点亮,若是开漏输出,就不能点亮LED)。
推挽输出这个功能是比较常用的功能,我们一般输出控制某个信号,基本上都是配置为GPIO_Mode_Out_PP 推挽输出。
推挽输出电流大小也是比较关键的一个参数,根据芯片不同,其大小也不同,具体可以查看数据手册:
6.GPIO_Mode_AF_OD 复用开漏输出
复用开漏输出:该模式和上面“GPIO_Mode_Out_OD开漏输出”类似,只是它引脚对应的功能具有复用的功能。前面文章【*硬件I2C读写EEPROM*】里面就是使用了该功能。
7.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
复用推挽输出功能和推完功能类似,主要用在具有复用功能的情况下,比如USART的TX引脚等。
以上就是良许教程网为各位朋友分享的Linu系统相关内容。想要了解更多Linux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公众号“良许Linux”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,更多干货等着你 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