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okeeper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,目前由Apache进行维护。Zookeeper可以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常见的发布/订阅、负载均衡、命令服务、分布式协调/通知、集群管理、Master选举、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功能。
同一级节点 key 名称是唯一的
实例:
$ ls /
$ create /runoob 2
已存在 /runoob 节点,再次创建会提示已经存在。
创建节点时,必须要带上全路径
实例:
$ ls /runoob
$ create /runoob/child 0
$ create /runoob/child/ch01 0
session 关闭,临时节点清除
实例:
$ ls /runoob
$ create -e /runoob/echild 0
同时终端二查看该节点:
$ ls /runoob
ctrl+c 关闭终端一连接后,查询终端二 /runoob/echild 节点消失。
$ ls /runoob
自动创建顺序节点
实例:
$ create -s -e /runoob 0
watch 机制,监听节点变化
事件监听机制类似于观察者模式,watch 流程是客户端向服务端某个节点路径上注册一个 watcher,同时客户端也会存储特定的 watcher,当节点数据或子节点发生变化时,服务端通知客户端,客户端进行回调处理。特别注意:监听事件被单次触发后,事件就失效了。
提示:参考常用命令章节 get 命令监听 watch 使用,后面章节将详细介绍 watch 实现原理。
delete 命令只能一层一层删除
实例:
$ ls /
$ delete /runoob
提示:新版本可以通过 deleteall 命令递归删除。
有了上述众多节点特性,使得 zookeeper 能开发不出不同的经典应用场景,比如:
-
数据发布/订阅 -
负载均衡 -
分布式协调/通知 -
集群管理 -
集群管理 -
master 管理 -
分布式锁 -
分布式队列
以上就是良许教程网为各位朋友分享的Linu系统相关内容。想要了解更多Linux相关知识记得关注公众号“良许Linux”,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,更多干货等着你 !